郑州大学自考网
欢迎您!
《单击查询郑大自考信息
网站首页 >> 考试真题 >> 文章内容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行政管理专业《00034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日期:2024-07-18]   来源: 考试真题   作者:郑州大学自考官网   阅读: 104[字体: ]

 00034社会学概论》 重点资料

1.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多选、简答)★★

①社会变革的需要(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②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原理和方法论);

③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④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2.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单选、多选)★★★

法国 孔德:社会学之父。1838 年在《实证哲学教程》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标志着社会学诞生。其社会学思想:①科学的分类。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将社会学区分为社会靜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秩序”和“进步”是其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社会学研究的两大主题。③研究方法。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卡尔·马克思:著有《1844 年经齐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法兰西内战》、《资本论》。主要贡献:

①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资本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经齐学和社会学巨著,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演变的过程及其社会结构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②创立了社会学的理论基础。③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英国赫伯特·斯宾塞:著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主要围绕社会有机体和进化论展开,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3.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单选、多选)★★★

法国

涂尔干:代表作“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和《自杀论》。

其社会学观点:

①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特点:先在性、外在性、客观性、强制性。

②社会团结理论。社会团结的核心和基础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规范,即“集体意识”。涂尔干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类型。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之间 相同性和相似性特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状态。

③失范理论。“失范”是涂尔干提出的概念。

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揭示特定社会现象给整个社会或局部运动带来什么结果,历史分析揭示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其他现象能在当时发挥特定作用。

德国 韦伯:著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1)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2)社会行动类型:目的一手段合理性行动、价值合理性行动、情感性行动、传统性行动。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理想类型是韦伯提出的关键性的概念工具。

(4)科层制理论。

4.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单选、多选)★★★

芝加哥学派: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由社会学家 A.W.斯莫尔于 1892 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创办,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

结构功能论;兴起于 20 世纪 30 年代,代表:帕森斯和默顿。帕森斯著有《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AGIL 功能分析图式(任何社会要生存的必要功能条件包括:适应、达鹄、整合、维模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代表作《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默顿认为显功能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潜功能是社会所不期望或尚未认识到的。

冲突理论:社会冲突根源于社会结构之中。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美国社会学家科塞在《冲突的社会功能》中指出:社会冲突不只是具有破坏性的反功能,也具有正功能,被称为功能冲突论。德国社学家达伦多夫代表作《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他认为:冲突是普遍的、无时不在的。由于这种观点视社会本质上是冲突性的,社会变迁也是由社会不平等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的,被称为辩证冲突论。

交换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建立。另一代表人物布劳著作有《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默和戈夫曼。

社会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主张的理论道路。

5.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单选)★

艾尔弗雷德·舒茨: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代表作《社会世界的现象学》、《生活世界的结构》。米歇尔·福柯:法国社会思想家,著有《疯癫与文明》、《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史》。安东尼·吉登斯:英国社会学家,著有《社会的构成》、《民族一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第三条道路》,其理论被称为结构化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德国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后期代表人物,著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合法性危机》、《交往行动理论》,提出勾通理性概念,其理论被称为溝通行动理论。皮埃尔·布迪厄:法国社会学家,著有《实践理论大网》、《区隔》、《国家精英》、《实践与反思》。

6. 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单选)★★

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将其列入“经世之学”,与“政治原理学”等并列。

谭嗣同在其所著《仁学》第一篇“仁学界说"里首次提出了“社会学”之名。

严复最早译介西方社会学论著。

章太炎翻译出版了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

7. 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单选、简答)★★

(1)队伍和制度化建设;社会学队伍的形成;学校教育制度化;学术团体如东南社会学会的建立;期刊和论著的发表。

(2)社会调查的兴起。实地研究代表作有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林耀华的《金翼》。抗日战争期间,费孝通主持的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坚持实地调查,取得突出成果包括费孝通的《禄村农田》,费孝通和张之毅的《云南三村》,史国衡的《昆厂劳工》和《个旧矿工》,田汝康的《芒市边民的摆》和《内地女工》,谷苞的《化城镇的基层行政》,胡庆钧的《呈贡基层权力结构》等。陈翰笙等人进行三次大规模农村调查,调查结果出版了《亩的差异》、《黑龙江流域的农民与地主》、《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李达的《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学大纲》具有代表性。

8. 社会学的恢复重建 (单选、多选)★★

①正名:1979 3 15 日到 18 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胡乔木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正名,从科学上、政治上恢复社会学的名誉。1979 3 30 日,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需要赶快补课。

②“五脏六腑”说:是费孝通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比喻社会学的建设。所谓五脏,是指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和出版物。所谓六腑,是说一个社会学专业至少要有六门基础课程。

9. 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 (简答)★★

社会学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为实现这个目标,①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不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究;②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③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④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⑤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10.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单选、多选)★★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德国格奥尔格·齐美尔)

孔德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科学;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韦伯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科学;索罗金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11.社会学的功能(单选、简答)★★

1.研究功能:

①描述性功能: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②解释性功能。是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回答“为什么”。

③预测性功能。和描述、解释功能相联系的高一层次的目标是预测功能。预测是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④规范性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回答“应该怎样”。

2.教育功能: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社会管理功能: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4.社会批评功能:对旧的思想、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及行为进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这种研究称之为“社会批评”。

1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单选、多选、简答)★★

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方法理论,探讨的主要问题:社会现象的性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实证主义方法论: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代表:孔德《实证哲学教程》、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基本观点:(1)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于研究社会现象。(2)科学的目的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作出说明,及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3)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4)以数学和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方法上尽量使研究的程序与结果合乎自然科学研究的准则。

人文主义方法论:又称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代表:德国狄尔泰和韦伯。基本观点: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应该立足于微观层面,从平凡的事物出发。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第一次使科学的社会学的出现成为可能。

基本观点:(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结构)

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代表:布东、亚历山大、瑞泽尔)、新人文主义(新韦伯主义)、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是里程碑、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称为批判的诠释学)、后现代主义。

13.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单选、多选)★★

统计调查:常用方式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普遍调查:全面调查,普查。我国普查规范制度:每逢末尾数字为 0 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逢 3 第三产业普查,逢 5 工业普查,逢 7 农业普查,逢 1 6 进行统计基本单位普查。

问卷调查:内容:个人的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有个案研究、典型研究、观察和访谈等指导范式。

个案研究: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典型调查: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一种研究方法。试图通过深入地“解剖麻雀”,达到对某一社会现象的全面认识,从个性发现共性,从特殊认识一般。

访谈法和观察法:定义。

实验法:含义。从实验环境上可分为实地实验和实验室实验;从实验方法上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和双盲实验。不足:实验环境的人为性;,实验过程的反应性;实验对象的有限性;实验结果的适应性。

文献法:文件法、文案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企。文献法的优点:资料信息恒存不变、费用较低、可研究历史现象、适用于作纵贯分析。

14.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多选、简答)★

三个阶段:1.筹划阶段。选择研究题目;初步探索;建立研究假设明确概念;制定研究方案;组织工作。2.实施阶段。3.总结阶段。

15.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 (单选、简答)★

定性分析: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分析方法。资料来源:实地源和文献源。整理步骤:资料的宙查、分类、汇总和编辑。

定量分析: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偏重经验实证主义的原则。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属于定量方法。资料来源:实地源和文献源。整理步骤:资料的亩查、分类和编码、资料的汇总。统计性软件包: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SPSS)、统计分析系统(SAS)

两者的关系:(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实质性的区别体现为数据化或非数据化。两者不同点:着重点、依据、手段、学科基础和结论表述形式不同。(2)在实际研究中,二者是互补的,经常配合使用。(3)二者是辩证关系。定性方法是定量方法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方法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4)两者有机结合是社会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16.什么是社会 (单选、多选)★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两大派别: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的特征:以人为主体;以人们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关系。

社会结构类型:关系性社会结构;实体性社会结构;规范性社会结构。

17.社会建设(单选、论述)★

社会建设: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

孙本文在 1935《社会学原理》界定这一概念,是中国社会学者对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所作的最早说明。

新时代社会建设的内涵:

(1)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地采用了社会建设的概念,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 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使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全面完善地体现。(2)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一方面,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使经济发展成果更 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另一方面,公平正义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 突出的位置。

18.社会的基本要素(单选)★

人口: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地区有生命的个体的总和,人口数量即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 质和思想素质等。 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素质问题;人口流动迅猛;人口分布失衡;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性 别失衡。

自然资源:三类:①环境资源,包括自然界中的光、热、空气、水和土地等。②生物资源, 包括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等。③矿产资源,包括铜、铁、锡、钨、铝等金属矿产和石 油、天然气、黏土、石墨等非金属矿产。特征:有限性、无限性、系统性、不均匀性。 环境:功能: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供给作用、调节作用和文化启迪作用。

19.什么是文化(单选、多选)★★★

文化: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

蔡元培“何谓文化”讲演一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一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 西方学者中首先给文化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936 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在《文化论》中推进了泰勒文化定义的表述。

文化特征: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特殊性和共性。

文化结构:(1)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例如一只茶杯、一张弓、 一辆马车等。(2)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 需要的一组文化特质。日本的茶道是著名的文化集丛。(3)文化模式: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 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

文化规范体系包括习俗、道德、法律(公正性和强制性)、宗教。

20.文化交流(单选、多选)★★★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文化传播: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取或吸收的过程,其最原始、 最基本的载体是人。文化冲突: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

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更有阶级性。

文化采借:又称文化杂交,是指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 融入本文化的过程。采借的选择标准:有用性;符合或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性格的外 来文化元素或集丛。

报名方式
1.直接来我处咨询、报名。报名时请携带身份证及正反面复印件2张、2寸蓝底彩照4张 。 (毕业生应交毕业证复印件)
2.学生选择网上或电话报名,学员可以电话、QQ、电子邮件报名或者索取招生简章,在指定时间内来校报到入学。
3.业余学生准备好个人资料和第一年学费,直接到校报名。
4.咨询电话: 0371 - 56756528 18939255817 高老师 李老师 5.咨询QQ: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自考司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微信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