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考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抱怨,说别人的经验或学习方法,用到自己身上,似乎并不适用,而且有时候甚至有相反的效果。所以很多考生就会寻找各种复习备考方法,希望用最简单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其实这就像一个组织的学习过程,应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没有相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与之相配,也是收效甚微。而个体的学习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层次上的学习,之间的配称出了问题,就导致了同学的开始提到的问题,鉴于此,郑大自考助学中心根据历年自考成功人物的学习方法总结出:学会看书是关键。
一、了解大纲泛读内容
先翻开目录,仔细看一下分布,了解全书的结构,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教材的脉络,然后再开始阅读。
所谓的泛读,并不要求一定要把看到的内容都背诵下来,只是做到有个印象,理解性的记忆。
然后要到网上去找些资料来抓重点。网上自考的资料非常多,但串讲资料的质量却相去甚远,有些是教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有些是自考同学自己整理的重点笔记。其实,一份资料的优劣并不取决于整理者的水平,而更多是取决于这份资料对整理者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时候自考同学整理的资料反而比教授们给的资料更“好”,无非是多用了一些心思而已。
而如何分辨资料的好坏,以免浪费宝贵的时间,就成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资料的好坏,分辨起来很简单,拿出整理好的考试重点分布表,看一下这份串讲的涵盖情况,如果有一份资料的内容涵盖了一次考试90%的内容,这是否是一份好资料呢?我个人认为,它甚至可能不如一份只覆盖每次考试70%内容的资料,因为使用这种资料复习的风险太大了,万一资料有些偏颇,情况就很糟糕了,虽然总结精简是必要的,但有时候也不能一味求简,这样很可能本末倒置,反而加大了考试的风险。根据你已经整理好的分布表与串讲资料对照,把该补充的知识要点,画在书上或写在旁边,如果地方不够可以写成“即时贴”然后贴在旁边,这样就可以勾画出全书所有的考核重点,通过这种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剔除出去,为下一步的背记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勾画重点记忆背诵
第二遍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背记,把没有必要的连结性内容去掉,只勾画重点,总结核心词汇,会很有利于记忆,这个层次的学习是最基础的,我们通过学习教材,理解和记忆,经过考试的验证,获得了知识,看似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其实做起来并不时很容易,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特长,有些同学善于学习理解性的科目,有些则长于背记。所以在学习自考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最后剩下一两门,非常不容易通过的情况,这其实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出了问题。我阅读过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书籍,知道人的智商在七岁基本就已经形成了,情商的形成可以持续到20岁左右,这些特质一旦形成就不会有太多变化了,这就是很多天才很早就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但其实除了情商和智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支配着我们的学习过程,那就是“注意力”,举个例子,我认识的一位同学,他年龄比较大,基础很差,为了通过英语(一)的考试,竟然花三个月的时间,从初中的单词背起,一直背到英语(一),最后顺利的通过了考试。特别像英语这样的背记类科目,需要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在这个层面上获得成功。努力把一些重点背记下来,有些同学喜欢默记,我的建议是最好能朗读或复述背记,因为人体对声音的记忆时间远比对文字的记忆时间要长很多,所以我建议如果有mp3的同学可以用mp3录下自己的朗读,然后没事的时候可以常听听,尤其是英语这类的科目,对加深印象非常有好处。但如果还是感觉自己个别题目背得不好,就在旁边标注一下,为下一次的阅读提供依据。
三、做出总结补充遗漏
最后这一遍看书,一般是在考前。这一遍要把前面已经背记好的内容再看一遍,其他没有标注重点的内容,也再快速浏览一下,以备不时之需。而对于画下来的做标记,不太好背的题目,可以利用短期记忆的方法。自考规定迟到半个小时之后才不许入场,如果你够沉着,可以在考场外拿着总结好的题目一直背到发卷子,然后再进入考场,拿到卷子马上翻后面的答题,看看有没有这些题目,如果没有就放心了,如果有,就赶紧趁热打铁,把他们答上,当你写完答案,一看至少有5分入手的时候,该是一种什么感觉啊!
在对书本知识的三遍通读记忆背诵后,再结合试题的练习,相信通过自考是没问题的。如果你正为如何备战自考而苦恼,不妨从好好看书开始。相信自己你可以。